在中國出土的恐龍,
阿朗是獸腳亞目暴龍,出生于8300萬年至74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。與其他霸王龍相比,阿朗的體型要小得多,體長只有5米左右。它的后肢第三趾骨很短。最早的化石發現于中國內蒙古。
亞倫的體型
與它的近親暴龍超家族恐龍相比,阿朗的平均體長只有一半,也就是5米左右,最多不會超過10米。這一體型在迄今發現的770多種恐龍中只能排在413位,相當于現代犀牛的體型,只能與寡頭龍、鴨顎龍等小型食草恐龍相提并論。
亞倫的生活習慣
阿朗主要以行動迅速著稱,所以雖然它并不比大多數食肉恐龍體型大,但它也有著非常靈活的捕獵方式,經常單獨行動進行捕獵,因此也被稱為獨龍,即孤獨的掠食者蜥蜴,而這也是因為阿朗的捕獵能力非常強,主要以小型恐龍等動物為食。
阿朗的化石發現
最早的阿朗化石發現于中國內蒙古二連諾爾組,也是目前中國發現恐龍化石最多的地區之一。這些化石包括頭骨、后腿、肩胛骨等。當然,在蒙古和內蒙古的其他地區也發現了許多阿朗化石,但這些化石在2007年并沒有得到官方的描述和命名。
而且由于粉龍的化石非常破碎,當時確定它的物種非常困難,但最后發現粉龍可能屬于阿爾伯特龍的一個物種。雖然它和暴龍超家族恐龍有著不同的特征,比如它的小腿骨和大腿骨的長度,而暴龍超家族的小腿骨一般都比較長,即便如此粉龍仍然被認為是暴龍超家族的近親。
上一篇:臨摹素描頭像
下一篇:沒有了